首页 资讯 正文

取代张雪峰?BAT抢滩“AI高考志愿填报”

体育正文 54 0

取代张雪峰?BAT抢滩“AI高考志愿填报”

取代张雪峰?BAT抢滩“AI高考志愿填报”

中经记者(jìzhě) 李立 上海报道

当网红教师张雪峰还在“停播(tíngbō)”与(yǔ)“不退网”之间徘徊时,他的竞争对手已经加速迭代。

继2025年5月(yuè)QQ浏览器推出高考Agent“AI高考通”,6月12日,阿里巴巴旗下(qíxià)夸克推出高考志愿(zhìyuàn)大模型,同步上线“高考深度搜索”“志愿报告”“智能选志愿”三大核心功能。

“整个过程5—10分钟,模拟资深志愿填报专家的决策过程,为考生提供了包括(bāokuò)填报策略、志愿表、院校专业推荐说明等方面的完整报告。”夸克高考产品经理郏海峰介绍。“对于夸克来说,AI高考志愿填报服务(fúwù)的升级,堪比淘宝(táobǎo)天猫的‘双十一’。”一位夸克内部人士(rénshì)对记者(jìzhě)表示。

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注意到,以“AI填报志愿”为代表,AI+高考的赛道越来越拥挤。加上“百度AI志愿助手”,BAT三家都先后推出了(le)AI志愿填报工具。作为阿里巴巴的“亲儿子”,夸克(kuākè)已经低调地在这条细分赛道上持续(chíxù)布局了七年(qīnián)。

从移动互联网到AI时代,高考何以成为BAT抢攻的细分赛道?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(zhènglěi)认为,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是一个庞大的市场,吸引大量高考生及其家长使用,为平台增加用户流量和活跃度(huóyuèdù),进一步拓展各(gè)平台在教育领域(jiàoyùlǐngyù)的业务布局。

“AI+高考非噱头,是教育(jiàoyù)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体现,已经渗透到高考各环节。”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则对记者表示,比如阅卷与命题(mìngtí),教学创新,尤其在志愿填报智能化方面,华为、夸克等平台推出AI志愿填报助手(zhùshǒu),提供全流程智能化服务(fúwù),解决信息不对称与决策(juécè)难题。

AI填志愿拼(pīn)内力

相比其他AI应用,AI填报志愿(zhìyuàn)不那么追求新鲜(xīnxiān)和有趣,准确可信更加重要。

刚刚结束高考的上海考生韩晶告诉(gàosù)记者,其尝试体验了几家AI填报志愿的小助手,使用体验很不一样(yīyàng)。

QQ浏览器对外宣称(xuānchēng),推出行业首个高考Agent “AI高考通”,是基于腾讯(téngxùn)混元大模型能力,为考生提供权威、个性、智能(zhìnéng)的一站式志愿填报服务。

根据韩晶实测(shícè),“AI高考通”以AI对话框为主界面,考生可以像日常聊天一样咨询高考相关问题。“这样的好处是(shì)互动性强,没有压迫感,但给出的建议(jiànyì)比较泛化,必须更精准提问。”

“请‘AI高考(gāokǎo)通’给出的院校推荐基本覆盖了国内相关专业的主流高校(gāoxiào),但推荐主要是官方(guānfāng)介绍,更接近资料整合,缺乏个性化建议。”在韩晶看来,张雪峰之所以能快速爆红,很重要的原因在于“说真话”,针对(zhēnduì)不同院校给出个性化推荐和点评。

百度AI志愿助手的特点则是整合搜索大(dà)数据和院校(yuànxiào)库,提供概率预测。现阶段结合科目和预估分数,会给出可冲击、较稳妥、可保底等(děng)不同的概率预测和高校推荐,信息还包括推荐院校2024年(nián)的招生分数、人数、专业等关键信息。

不过,韩晶这样的年轻用户,似乎更倾向用夸克(kuākè)。“平时已经习惯用夸克网盘、搜索以及看片(kànpiàn)。”韩晶告诉记者,“夸克高考”放到了超级搜索框左下方的第一位(dìyīwèi),相比其他家,入口更显眼。

从目前的试用情况看,考生需要先填写12个信息点(涵盖院校偏好、专业兴趣、升学与职业规划等(děng)),先建立个人信息档案。Agent会通过“任务规划—执行—检查—反思”的链式推理流程(liúchéng),为考生输出一份包括填报(tiánbào)策略(cèlüè)、志愿表、院校专业推荐说明等方面的完整报告(bàogào)。

据夸克方面(fāngmiàn)介绍,为了(wèile)确保高考志愿大模型的数据准确、权威,构建了一套结构严谨的“高考知识库”。知识库覆盖全国2900多所高校、近1600个本科专业(běnkēzhuānyè)。所有数据均来自可信渠道,并通过多轮交叉验证与人工抽检(chōujiǎn),确保内容准确及时。

AI填报志愿究竟谁更靠谱,记者也(yě)让DeepSeek进行了比较。DeepSeek评价“夸克高考”数据更新快、页面简洁、免费使用;“百度(bǎidù)AI志愿助手”“依托百度搜索大数据,热门(rèmén)专业、院校趋势分析较独特”。关于(guānyú)不足之处,DeepSeek认为后者预测结果偏保守,“夸克高考”的“职业推荐较泛泛(fànfàn)”。

为何一个如此细分的垂直(chuízhí)赛道引发互联网大厂相继下场?在业内人士看来,首先是抢跑市场,却又不止(bùzhǐ)于此。

艾媒数据显示,2024年,中国(zhōngguó)高考志愿(zhìyuàn)填报市场付费规模达10.2亿元。其预测,2025年,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预计(yùjì)为10.9亿元。

具体看张(zhāng)雪峰的生意样本,更能反映(fǎnyìng)市场的火热。2016年6月,张雪峰以《七分钟解读34所“985”高校》走红网络。从教师转型为网红、商人后,张雪峰创立的教育(jiàoyù)机构峰学未来,开启高考志愿填报服务。2025届(jiè)志愿填报服务分为12999元和18999元两个档位,相比2024年,价格均上涨1000元。两万个(liǎngwàngè)名额不到三小时抢夺一空,据网友测算,仅高考志愿填报这一波张雪峰就进账(jìnzhàng)约两亿元(yìyuán)。

相较市场上填报志愿付费服务,互联网(hùliánwǎng)推出的(de)相关产品多为免费,看中的当然不只是眼前(yǎnqián)的市场。“大厂开发AI志愿填报细分赛道(sàidào),首先是市场需求(shìchǎngxūqiú)大,高考志愿填报耗时费力,信息不对称易导致决策失误,AI可提供高效解决方案;其次大厂的技术成熟度高,在大数据分析、机器学习等方面技术成熟,可以(kěyǐ)(kěyǐ)为AI志愿填报提供支持。”王鹏对记者表示,商业价值高也是重要原因,借助AI志愿填报可以拓展业务领域,增加用户黏性。

“AI志愿填报(tiánbào)结合技术与市场刚需,是大厂应对经济和地缘挑战的(de)一个战略选择。”全联并购公会(gōnghuì)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认为,AI在高考中的应用(如作文生成、志愿填报)基于NLP和数据挖掘的进步,具备(jùbèi)技术实质性。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1342万,志愿填报是刚需,AI工具(gōngjù)因低成本,高效契合消费谨慎的趋势。

记者注意到,在AI高考这个细分赛道,夸克(kuākè)布局最早。据夸克内部人士透露,2019年(nián)夸克开始开发高考相关的产品,每年这个时候都是用户使用峰值,年轻用户搜大学搜专业,完全出于用户需求开发了(le)相关产品,随后持续升级成(shēngjíchéng)AI搜索。

夸克第一次(dìyīcì)出现在阿里巴巴财报中是2023年。据财报会上披露的数据(shùjù),2023年9月,夸克DAU(日活跃用户(yònghù))同比增超35%。

夸克另外一个对外界的记忆点是年轻(niánqīng)用户占比(bǐ)。此前,夸克技术负责人(fùzérén)蒋冠军曾披露,夸克平台25岁以下用户人群占比超过50%。易观千帆《2025年AI 产业发展十大(shídà)趋势》披露的数据显示,夸克24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逼近50%。

夸克如此苦心抢跑(qiǎngpǎo)AI高考赛道,拼的(de)更是年轻用户的持续增长。“监测数据显示,30%的高考老用户会(huì)回头使用夸克。”郏海峰透露。

“AI志愿填报助手是大厂展示其AI技术和大数据处理能力的重要窗口。”郑磊认为(rènwéi),大厂能够提升自身科技形象,也能增强用户对(duì)其品牌的信任和依赖(yīlài)。

不过,郑磊认为,仍需谨慎对待大厂推出这项服务。一方面,AI能够快速整合和分析(fēnxī)大量数据,提供较为全面的院校和专业信息,帮助考生和家长快速筛选做决定;另一方面,不同(bùtóng)的AI平台(píngtái)可能采用不同的算法或模型来处理数据,基于其历史数据和算法模型进行预测,无法完全考虑所有复杂因素(yīnsù),AI建议存在一定局限性(júxiànxìng)。

抢跑AI细分的赛道背后实则是整个(zhěnggè)行业对AI超级应用的渴望。

不仅BAT,整个行业都(dōu)在垂直赛道上做AI+,这种趋势类似于当年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移,超级应用(yìngyòng)可能成为AI时代新的流量(liúliàng)入口。在业内人士看来,谁能率先造出超级入口就能抢到AI时代的船票,就像当年微信之于腾讯(téngxùn)。

“大厂深耕AI志愿填报的本质(běnzhì)是对教育数字化(shùzìhuà)入口的战略卡位。”天使投资人、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对记者表示。

在其看来该赛道具备三重吸引力:一是需求(xūqiú)集中爆发,每年千万考生家庭在填报(tiánbào)期愿为“精准信息”支付溢价;二是(èrshì)数据沉淀价值,用户行为可反哺教育画像构建(如院校偏好(piānhǎo)、专业趋势),与浏览器等入口产品形成生态协同;三是政策催化加速,新高考改革带来的选科、专业组等新规则催生(cuīshēng)工具迭代需求。

眼下互联网似乎集体在垂直赛道上做AI+,每一个(yígè)值得做的切口都不容错过(róngcuòguò),生怕错过下一个超级应用。

C端(duān)诞生超级应用需要具备哪些条件?安光勇认为,AI需要在技术、刚需、生态和信任多个维度做突破,应对经济、地缘挑战(tiǎozhàn),方能成C端超级应用。技术层面(céngmiàn)需高准确性、个性化AI模型,地缘政治下需自主研发突破半导体限制。用户层面,锁定教育等高频场景,契合用户收入缩水的(de)需求,同时要符合数据(shùjù)监管需求,透明算法、保护用户隐私(yǐnsī)和数据安全。

“AI成为C端(duān)超级应用需(xū)要跨越四道鸿沟:场景触发频次(píncì)需接近日均级(如支付、搜索),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需形成垄断性优势(如导航定位),交互极简至零学习成本(如语音助手),数据闭环实现自我进化(如抖音推荐)。”郭涛进一步分析(fēnxī)指出。

取代张雪峰?BAT抢滩“AI高考志愿填报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